
- 学校地址:杨浦区靖宇东路158号(近安图路)
- 学校特色: 小班教学 名校附属
- 学校电话:65388018
- 招生简章
- 招生简章
-
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(简称:上理工附小)建于1953年,学校占地面积36亩,环境优美,教学设施一流。
学校以“不一样的生命,一样的精彩”为办学理念,落实“健康、乐群、探索”的育人目标。2009年,以上理工附小为核心,成立了上理工附小教育集团。2011年,学校成为上海市首批新优质项目学校。
查询办学详情请登录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校园网(http://www.slgfx.edu.sh.cn/)
一、招生对象
2010年9月1日—2011年8月31日之间出生的,且在2017年4月8日——4月23日之间完成入学信息登记的下列地段户籍适龄儿童。
二、招生地段
延吉四村、安图路(除18弄)、安图新村、长白一村、长白二村、靖宇东路(除58弄)、松花江路40-215弄(号) (除95弄、105弄)、松花一村、长白路、图们路、延吉东路1-554弄(号)、广远新村、民治路、控江路18-128弄(除121弄)、军工路400-800弄。
三、招生细则
根据家长在幼儿园填写的“网上入学信息登记表”信息统计,上理工附小地段内报名数大于招生计划数。按照市教委和杨浦区教育局招生实施意见规定,上理工附小招生细则如下:
适龄儿童与户主为三代内直系亲属关系,且适龄儿童或父母中至少一人为上述地段户籍地房屋产权所有人(以房产证为准)。4月23日为全家户籍、产证及相关信息的变更截止日。满足上述条件的,按以下顺序依次排序,同类情况均按入户年限长短(年限长的优先)依次排序,直至满额:
1.报出生(全家户口)户口;
2.报出生(与父母一方同户口)户口;
3.与父母同户口;
4.与父母一方同户口;
5.不与父母同户口的适龄儿童。
【备注】
1.本市户籍适龄儿童户口不和监护人在同一户口簿、三代直系亲属以外的挂靠户口,由教育局在区域内统筹安排入学。
2.按照市教委和杨浦区教育局招生实施意见,上理工附小实行“一个户籍地址,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”(同一居住户二孩除外)。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(简称:上理工附小)建于1953年,学校占地面积36亩,环境优美,教学设施一流。
[显示全部]
学校以“不一样的生命,一样的精彩”为办学理念,落实“健康、乐群、探索”的育人目标。2009年,以上理工附小为核心,成立了上理工附小教育集团。2011年,学校成为上海市首批新优质项目学校。
查询办学详情请登录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校园网(http://www.slgfx.edu.sh.cn/)
一、招生对象
2010年9月1日—2011年8月31日之间出生的,且在2017年4月8日——4月23日之间完成入学信息登记的下列地段户籍适龄儿童。
二、招生地段
延吉四村、安图路(除18弄)、安图新村、长白一村、长白二村、靖宇东路(除58弄)、松花江路40-215弄(号) (除95弄、105弄)、松花一村、长白路、图们路、延吉东路1-554弄(号)、广远新村、民治路、控江路18-128弄(除121弄)、军工路400-800弄。
三、招生细则
根据家长在幼儿园填写的“网上入学信息登记表”信息统计,上理工附小地段内报名数大于招生计划数。按照市教 - 查看电子版: 招生简章
- 学校介绍
-
我校有近十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的基础,是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,有一支长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师资队伍。05年我校应自身发展的需求,要寻求新的生长点,在两纲教育不断推进的契机之,我校开始实施“生命教育”,通过学习,形成了初步的关于生命教育的理念;生命教育在基础型课程中逐步渗透,在拓展型课程中进行二次开发;在学校第一个三年适应课题后,实施进行《提高小学生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的实践与研究》生命教育课题,这些优势成为我们开展生命教育基础。现在,我校面临新的机遇,市、区层面对生命教育高度关注;06年5月,我校申报“上海市生命教育试点校”
- 招生范围
-
延吉四村、安图路(除18弄)、安图新村、长白一村、长白二村、靖宇东路(除58弄)、松花江路40-215弄(号) (除95弄、除105号)、松花一村、长白路、图们路、延吉东路1-554弄(号)、广远新村、民治路、控江路18-128弄(除121弄)、军工路400-800弄
- 入学条件
-
2010年9月1日——2011年8月31日出生,年满6周岁的儿童。残疾儿童可适当推迟一年入学。
- 学校特色描述
-
学校以“不一样的生命,一样的精彩”为办学理念,依托上海理工大学的优势与特色,落实“健康、乐群、探索”的育人目标。以“小班化教育”为突破口,提出实施“单元整合教学实践研究”、“关注差异关注学情的实践研究”,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,让教学更适合学生的差异和发展;学校突破生命教育难点,研发了《男孩女孩》小学性别教育课程,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应;性别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、体育、科技、艺术等课程一起,形成关注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学校课程。通过课程实践,不仅锤炼了一支富有人文关怀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,更是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历,学生在世界头脑OM、市创新大赛、学生艺术节中屡获佳绩。